印度斑嘴鸭
印度斑嘴鸭(学名:Anas poecilorhyncha):是鸟纲、鸭科的大型鸭类。体型大小和绿头鸭相似,体长50-64厘米,体重1千克左右。雌雄羽色相似。上嘴黑色,先端黄色,脚橙黄色,脸至上颈侧、眼先、眉纹、颏和喉均为淡黄白色,远处看起来呈白色,与深的体色呈明显反差。翼镜绿色具金属光泽。虹膜黑褐色,外围橙黄色;嘴蓝黑色,具橙黄色端斑;嘴甲尖端微具黑色,跗蹠和趾橙黄色,爪黑色。鸭脚趾间有蹼,但很少潜水,游泳时尾露出水面。
通常栖息于淡水湖畔,亦成群活动于江河、湖泊、水库、海湾和沿海滩涂盐场等水域。喜开阔。觅食于浅水区域和农田等生境,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休息时常成对或集群漂浮在水面。善于在水中觅食、戏水和求偶交配。喜欢干净,常在水中和陆地上梳理羽毛精心打扮,睡觉或休息时互相照看。以植物为主食,也吃无脊椎动物和甲壳动物。分布于孟加拉国、中国、柬埔寨、印度、老挝、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泰国和越南。
形态特征
印度斑嘴鸭雄鸭从额至枕棕褐色,从嘴基经眼至耳区有一棕褐色纹;眉纹淡黄白色;眼先、颊、颈侧、颏、喉均呈淡黄白色,并缀有暗褐色斑点。上背灰褐沾棕,具棕白色羽缘,下背褐色;腰、尾上覆羽和尾羽黑褐色,尾羽羽缘较浅淡。初级飞羽棕褐色;次级飞羽蓝绿色而具紫色光泽,近端处黑色,端部白色,在翅上形成明显的绿色而闪金属光泽的翼镜,翼镜前缘白边宽,翼镜后缘的黑边和白边,飞翔时极明显;三级飞羽暗褐色,外翈具宽阔的白缘,形成明显的白斑。翅上覆羽暗褐色,羽端近白色;大覆羽近端处白色,端部黑色,形成翼镜前缘的白色。下体较中国斑嘴鸭羽色较淡斑点明显。胸淡棕白色,杂有褐斑;腹褐色,羽缘灰褐色至黑褐色;尾下覆羽黑色,翼下覆羽和腋羽白色。
雌鸟似雄鸟,但上体后部较淡,下体自胸以下均淡白色,杂以暗褐色斑;嘴端黄斑不明显。
虹膜黑褐色,外围橙黄色;嘴蓝黑色,具橙黄色端斑;嘴甲尖端微具黑色,跗蹠和趾橙黄色,爪黑色。
幼鸟似雌鸟,但上嘴大都棕黄色,中部开始变为黑色,下嘴多为黄色,亦开始变黑,体羽棕色边缘较宽,翼镜前后缘的白纹亦较宽,尾羽中部和边缘棕白色,尾下覆羽淡棕白色。
大小量度:体重♂920-1350克,♀890-1250克;体长♂525-621毫米,♀498-638毫米;嘴峰♂51-59毫米,♀47-55毫米;翅♂253-296毫米,♀232-290毫米;尾♂88-130毫米,♀84-114毫米:跗蹠♂40-49毫米,♀40-46毫米。(注:♂雄性;♀雌性)
近种区别
相似种绿头鸭虽然个体大小相似,但体色明显不同。绿头鸭雄鸭头绿色,远处看起来呈黑色,雌鸭头部亦较斑嘴鸭雌鸭深暗,而体色则较浅淡,因此无论是飞翔时还是在很远处,都容易认出来。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在内陆各类大小湖泊、水库、江河、水塘、河口、沙洲和沼泽地带,迁徙期间和冬季也出现在沿海和农田地带。通常发现在0-1.8米深度的水中。
生活习性
留鸟。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活动,也和其他鸭类混群。善游泳,亦善于行走,但很少潜水,常常将头顶没入水下,翘起尾巴觅食。活动时常成对或分散成小群游泳于水面,休息时多集中在岸边沙滩或水中小岛上。有时将头反于背上,将嘴插于翅下,漂浮于水面休息。清晨和黄昏则成群飞往附近农,田、沟渠、水塘和沼泽地上寻食。鸣声宏亮而清脆,很远即可听见。
主要吃植物性食物,常见的主要为水生植物的叶、嫩芽、茎、根和松藻、浮藻等水生藻类、草子和谷物种子。也吃昆虫、软体动物等动物性食物。
分布范围
现存(留鸟):孟加拉国、柬埔寨、中国、印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越南。
现存(非繁殖地):泰国。
繁殖方式
该物种的关系是一夫一妻制。由于印度北部和南部的水位不同,繁殖季节也不同:即印度北部从7月到10月,而印度南部从11月到12月。营巢于湖泊、河流等水域岸边草丛中或芦苇丛中,也营巢于海岸岩石间或水边竹丛中,在山区森林河流岸边岩壁隙缝中亦见有营巢的。巢主要由苔藓、草茎和草叶构成,产卵开始后亲鸟从自己身上拔下绒羽垫于巢的四周,结构甚为精致。巢的大小为外径250-300毫米,内径150-200毫米,深7-9毫米。每窝产卵7-10枚,卵呈乳白色、光滑无斑,大小为56.5(53-60)毫米×40.5(38-43)毫米,重48(42-54)克。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化期26-30天。雏鸟早成性,孵出后不久即能游泳和跟随亲鸟活动和取食。
印度斑嘴鸭已知会与其他同类的野鸭自然交配,并与太平洋黑鸭和棕颈鸭杂交。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对印度斑嘴鸭的估计总数量为150,000-1,100,000只。趋势说明:怀疑该物种正在以未量化的速度减少,但是据信,下降速度不足以迅速达到物种数量趋势标准下的易受伤害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