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鸻
大石鸻
Esacus recurvirostris

大石鸻

大石鸻(学名:Esacus magnirostris),是石鸻科、大石鸻属的中型涉禽,体长53-57厘米,嘴粗而直、尖端黑色,基部黄色。

鸟种信息

英文名称 Great Stone-curlew
拉丁名称 Esacus recurvirostris
评估等级 近危
保护等级 二级

科属信息

拉丁名称
下属鸟种 10

大石鸻

大石鸻(学名:Esacus magnirostris),是石鸻科、大石鸻属的中型涉禽,体长53-57厘米,嘴粗而直、尖端黑色,基部黄色。头黑褐色具显著的白色眉纹。眼特别大、黄色。颏和喉白色,颚纹黑色,就像位于嘴边的八字胡。上体灰褐色,小覆羽上有黑色和白色带斑。下体白色,前颈和胸缀有皮黄色。飞翔时仅外侧3枚初级飞羽具白色横带,内侧初级飞羽黑色或白色。
大石鸻主要栖息于海滨沙滩、岩礁和海边红树林地区,是一种海岸鸟类,主要在夜间和黄昏活动,以小型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海洋无脊椎动物为食。
(概述图参考来源: )

形态特征

大石鸻前额、眼先、头顶和头侧黑色或黑褐色,一条宽而显著的白色眉纹从眼前开始沿眼到枕,一条宽的黑色贯眼纹前端连于前额,眼先黑色,后端与枕侧黑色相连,形成对白色眉纹的包围。颊的余部、颏、喉白色,颚纹黑色,像嘴边的八字胡,在白色的颊和喉之间亦甚醒目。上体橄榄褐色,微具细的暗色纵纹。翅上覆羽灰色,翼角处有一白斑,小翅覆羽黑褐色,羽端白色,翅折叠时在翅肩部形成一宽的黑褐色和窄的白色横带。最外侧3枚初级飞羽黑褐色而具宽的白色亚端斑,其余5枚外侧飞羽黑褐色,内侧初级飞羽和初级覆羽白色。次级飞羽基部和外翻白色,内侧次级飞羽全白色。尾橄榄褐色,中央1对尾羽黑褐色,微缀淡色斑点,其余尾羽具白色亚端斑和暗褐色端斑。下体主要为白色,前颈和胸淡灰色,具细的暗色纵纹。尾下覆羽皮黄色,其余下体白色。幼鸟和成鸟相似,但上体较淡,羽缘皮黄色。
大石鸻虹膜黄色,眼甚大。嘴粗大,黑色,基部黄色。脚褐色或黄绿色。
大小量度:体长530-570毫米;嘴峰70-82毫米;翅264-285毫米;跗蹠78-90毫米。

栖息环境

大石鸻主要栖息于海滨沙滩、岩礁和海边红树林地区。

生活习性

大石鸻是一种海岸鸟类,通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偶尔集成小群。主要在夜间和黄昏活动,白天躲藏在无干扰的隐蔽地方,很少白天觅食。主要以小型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海洋无脊椎动物为食。愤怒时发出响亮的嘶叫声,告警叫声为响亮的“see-eek”声,并常在夜里发出两三个上扬音符的粗野哨声。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中国、澳大利亚、文莱、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新喀里多尼亚、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新加坡、所罗门群岛、泰国、东帝汶、瓦努阿图。
中国分布:海南岛、云南。

繁殖方式

大石鸻的繁殖期为3-4月或8-12月,随地区而不同,雌雄成对繁殖。通常营巢于海边潮水线以上的沙石地上或沙滩上,巢甚简陋,通常在地上稍稍扒一浅坑即成。每窝产卵1-2枚,卵为乳白色,其上被有褐色、黑色或灰色斑点和斑纹,卵的大小为60-69毫米×43-47毫米。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大石鸻已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第180项)。
大石鸻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近危(NT)。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 )二级。

种群现状

大石鸻由于人为干扰和入侵性哺乳动物的捕食,导致种群数量下降,被列为近危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