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蓝山雀
灰蓝山雀
Cyanistes cyanus

灰蓝山雀

灰蓝山雀(学名:Cyanistes cyanus):是雀形目山雀科的鸟类,共有8个亚种。

鸟种信息

英文名称 Azure Tit
拉丁名称 Cyanistes cyanus
评估等级 无危
保护等级 未评估

科属信息

拉丁名称
下属鸟种 64

灰蓝山雀

灰蓝山雀(学名:Cyanistes cyanus):是雀形目山雀科的鸟类,共有8个亚种。体重11-13克;体长112-137毫米。雄性成鸟整个头部浅蓝灰白,具蓝黑色贯眼纹,向后与后颈蓝黑色领环相连接;上背至腰浅灰蓝色,尾上覆羽浅蓝白色;飞羽暗褐,外侧飞羽的外侧羽片除基部深蓝色外,大部呈白色,羽端具白缘;大覆羽具白色端斑,形成一道宽阔的白色翅斑;尾羽深蓝,中央第二对具白斑,向外侧渐形扩大,至最外侧尾羽大部为白色;下体灰白,腹部中央具一块黑斑。腋羽和翅下覆羽灰白色。雌性成鸟羽色与雄鸟相似。
主要栖息在阔叶树丛;常集群活动于山溪旁的杨柳树丛间;偶见于绿洲丛林。性较活泼,早晨喜跳跃在枝间觅食和鸣叫。5-6月多单个或成对活动。主要以昆虫为食,包括鳞翅目成虫、幼虫及卵,象甲和其它甲虫。分布于西亚、俄罗斯、蒙古和中国新疆、青海和黑龙江。
(概述图参考来源: )

形态特征

灰蓝山雀雌雄羽色相似,额、头顶至后颈浅灰白色,后颈具一蓝色领环,贯眼纹蓝黑色,向后延伸至后颈与黑色领环相连。背、肩、腰浅灰蓝色,飞羽暗褐色,外侧飞羽外翈基部深蓝色,其余大部白色,往内渐转为深蓝色,端部具白色羽缘。内翈飞羽几纯为白色,翅上覆羽蓝色,大覆羽主要为白色或具白色端斑,在翅上形成明显的白色翅斑。尾上覆羽浅蓝白色,尾深蓝色,中央一对尾羽微具白色端斑,往外侧尾羽白色端斑逐渐扩大,到最外侧尾羽几全为白色,仅内翈基部缀褐蓝色。下体灰白色,腹中央有一黑斑,青海亚种前胸为黄色,形成一宽阔的黄色胸带上腋羽和翅下覆羽灰白色。
幼鸟似成鸟,但少光泽,不似成鸟羽色辉亮,头部蓝黑色部分呈污蓝灰色,腹部黑斑不显著。
虹膜黑茶色;嘴褐黑色;脚灰蓝色至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11-13克,♀11-13克;体长♂112-137毫米,♀119-130毫米;嘴峰♂9-11毫米,♀10毫米;翅♂65-68毫米,♀61-65毫米;尾♂58-65毫米,♀57-62毫米;跗蹠♂17-19毫米,♀16.5-17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山地和平原地带的阔叶林和混交林中,尤以山溪、河流和湖泊沿岸的树林和灌丛中较常见,也出现于芦苇沼泽和荒漠边缘地带的灌丛和柳丛。

生活习性

留鸟。除繁殖期单独或成对活动外,其他时候多成群,性活泼,常在树枝间跳跃或飞来飞去,有时垂悬于枝叶上觅食叫声“嗞、嗞、嗞”。
主要以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膜翅目等昆虫和昆虫的幼虫为食,也吃蝗虫、甲虫、蜘蛛等其他无脊椎动物性食物,也吃少量植物性食物。

分布范围

原产地:阿富汗、白俄罗斯、 中国、 芬兰、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蒙古、 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 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
游荡:奥地利、捷克、 丹麦、 爱沙尼亚、 法国、 德国、 匈牙利、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日本、拉脱维亚、黑山、 巴基斯坦、 波兰、 罗马尼亚、 塞尔维亚、 斯洛伐克、 瑞典。
起源不确定:印度。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营巢于离地不高的天然树洞和缝隙中,在开阔地区建筑物墙壁和岩石缝隙中营巢。巢呈杯状,主要由枯草茎、草叶、苔藓、树皮纤维等构成,内垫有毛、棉花等柔软材料。巢的大小为外径9-13厘米,内径6-7厘米,深4-5厘米,每窝产卵3-11枚。卵白色、被有红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14.8-18.5毫米×11.0-12.2毫米。

亚种分化

灰蓝山雀(8亚种)

中文名称
学 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灰蓝山雀青海亚种
Cyanistes cyanus berezowskii
Pleske, 1893
2
灰蓝山雀伊朗亚种
Cyanistes cyanus carruthersi
E. J. O. Hartert, 1917
3
灰蓝山雀指名亚种
Cyanistes cyanus cyanus
Pallas, 1770
4
灰蓝山雀黄胸亚种
Cyanistes cyanus flavipectus
Severtzov, 1873
5
灰蓝山雀哈萨克斯坦亚种
Cyanistes cyanus hyperrhiphaceus
Dementiev & Heptner, 1932
6
灰蓝山雀俄罗斯亚种
Cyanistes cyanus koktalensis
Portenko, 1954
7
灰蓝山雀北方亚种
Cyanistes cyanus tianschanicus
Menzbier, 1884
8
灰蓝山雀中亚亚种
Cyanistes cyanus yenisseensis
Buturlin, 1911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