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背雪雀
棕背雪雀
Pyrgilauda blanfordi

棕背雪雀

棕背雪雀(学名:Pyrgilauda blanfordi )为雀科,雪雀属鸟类。体重22-29克,体长117-138毫米。

鸟种信息

英文名称 Blanford's Snowfinch
拉丁名称 Pyrgilauda blanfordi
评估等级 无危
保护等级 未评估

科属信息

拉丁名称
下属鸟种 43

棕背雪雀

棕背雪雀(学名:Pyrgilauda blanfordi )为雀科,雪雀属鸟类。体重22-29克,体长117-138毫米。雌雄同色。头部具特别的黑白色图案。额白色,额中央有一宽的黑色纵纹,眼先和短的贯眼纹黑色,颊、耳羽、眉区白色,其余头和上体棕褐色。颏、喉黑色,其余下体白色。特征是背部羽毛呈棕褐色,故称为棕背雪雀。
栖息于3000-4500米的高山、草原、半荒漠地带,甚至可达5400米,活动于山谷、牛羊圈及居民点附近,喜居于鼠兔洞较多的地方。以植物果实、种子、青稞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主要分布在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锡金、克什米尔以及中国青海、新疆、西藏等地区。
(概述图参考来源: )

形态特征

棕背雪雀雄雌同色。眼先,嘴基黑色,并具黑色贯眼纹和眉纹;额白色,中央具一黑色宽阔纵纹;头顶及枕部棕褐,并具黑褐色不规则的斑纹;头侧灰白色,颏和喉部黑色;颈、背、腰、尾上覆羽色较淡,呈棕灰色;中央一对尾羽黑褐色,羽缘沾棕;其余尾羽黑褐,具白色次端斑,羽端并沾棕色;第一、二枚初级飞羽棕褐,外羽色较淡,并具褐白色羽缘;其余初级飞羽黑色,具白色次端斑,羽端沾棕,羽缘白色;次级飞羽棕褐色,羽片内羽具白色端斑;小翼羽棕褐;初级覆羽、大覆羽和中覆羽棕褐色,外羽及羽端沾棕;腋羽白色;胸部白色沾棕,两侧棕色与颈部相连;腹部及尾下覆沾棕。
幼鸟上体色较成鸟淡,呈橄榄灰色,仅初级覆羽、大覆羽及次级飞羽、尾羽羽缘呈淡棕色;下嘴及跗跖淡褐色。相比棕颈雪雀脸白。幼鸟嘴皮黄色。
青海亚种上体灰色较浓,无姜黄色调;柴达木亚种色更淡,颈背两侧略沾黄色。
虹膜褐色,鸟喙黑色,脚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24-28克,♀22-29克;体长♂119-137毫米,♀117-138毫米;嘴峰♂10-11毫米,♀10-11毫米;翅♂85-95毫米,♀87-97毫米;尾♂48-59毫米,♀48-60毫米;跗蹠♂16-20毫米,♀16-19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棕背雪雀是一种典型的高山草原和高原草地的鸟类,栖息于海拔3000-4500米高山、草原、半荒漠、荒漠地带。有时甚至出现在海拔5400米的高度,耐高寒,特别喜欢栖息在鼠洞较多的草原地带,夏季多集中于草原、高山。冬季大雪覆盖,多集中于低凹背风山沟、凹地、牛羊圈及居民点附近。

生活习性

习性和棕颈地雀很相近,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多成群。甚不惧人。多贴地面低空飞行,每次飞行距离较短。喜在地上跳跃奔跑,速度快,行动敏捷,有时亦见出入于鼠兔洞穴。在地面或于飞行时发出快速的联络唧叫声。喜居高处鸣叫,叫声尖细,似“Jie Jie Jie声”。
繁殖期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部分草子和植物叶芽。秋、冬季则以植物性食物为食,特别是冬季,几乎全部以植物果实、种子、青稞等植物性食物为食。

分布范围

分布于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青藏高原至中国西部及西北部。

繁殖方式

雄性生殖腺大都为1毫米×1毫米,最大者为2毫米×2毫米。体卵泡大都呈细砂粒状,有的更小呈细粉粒状。繁殖期6-8月。营巢于岩石洞穴和动物废弃的洞中,巢主要由草叶和草茎构成,有时也杂有一些草根和废物,内垫有兽毛和鸟类羽毛。营巢由雌雄亲鸟共同进行,巢筑好后即开始产卵。每窝产3-4枚,卵淡白色、光滑无斑。9月已幼鸟活动,此时已是繁殖后期。

亚种分化

棕背雪雀(3亚种)

中文名称
学 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棕背雪雀指名亚种
Pyrgilauda blanfordi blanfordi
Hume, 1876
2
棕背雪雀青海亚种
Pyrgilauda blanfordi dibarbate
Przevalski, 1887
3
棕背雪雀柴达木亚种
Pyrgilauda blanfordi ventorum
Stegmann, 1932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