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越冬水鸟丰富度变化及其与水位变化的关系

828 阅读 · 828 喜欢
多鸟元素
粉丝:828 文章:828

鄱阳湖地处长江南岸,江西省北部,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全球重要的水鸟越冬地。每年在此越冬的水鸟超过 40 万只,是白鹤(Grus leucogeranus)、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 和 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等 珍 稀 濒 危 鸟 类 的 重 要 越 冬 地。 世 界 上 约99% 的白鹤和 80% 以上的东方白鹳在鄱阳湖越冬。
东方白鹳
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和三峡工程的影响,鄱阳湖水位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丰水期水位抬升,枯水期提前,使鄱阳湖越冬水鸟的生存条件更加复杂多变。在上述背景下,我们分析了 2001—2016 年鄱阳湖越冬水鸟丰富度的变化特征。根据水鸟的生态习性将鄱阳湖越冬水鸟分成游禽(waterfowl)、涉禽(wading bird)、岸禽(shorebird)和开阔水域鸟类(open water bird)共 4 个功能群,以及鹤类、雁类、鸭类、天鹅、鸻鹬类、琵鹭、鸥类和其它等8 个类群,分别从功能群、类群和种群水平分析了 16 年间越冬水鸟丰富度是否存在显著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了水鸟丰富度变化与鄱阳湖水位变化的相关性。
小天鹅
研究结果表明 :在同步调查过程中共记录到越冬水鸟 111 种,分 属 7 目 18 科。 年 平 均 数 量 为 426,707 ± 150,170 只,最大值为 725,760,出现在 2005年 ;最小值为 264,859,出现在 2012 年。水鸟丰富度存在明显的年际波动,但是总丰富度没有显著的趋势性变化。在 4 个功能群中,游禽和开阔水域水鸟表现出增长趋势,但是没有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性。趋势性变化主要发生在种群水平上 :在涉禽中,灰鹤(Grus grus)和东方白鹳显著增加 ;在游禽中,豆雁(Anser fabalis)表现出显著的指数增长趋势,赤膀鸭(Anas strepera)和针尾鸭(A. acuta)数量显著减少 ;岸禽中仅有红脚鹬(Tringa totanus)种群显著减小 ;开阔水域水鸟中的小 䴙 䴘(Tachybaptus ruficollis)和凤头䴙䴘(Podiceps cristatus)显著增加。水鸟数量与夏季水位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譬如小天鹅丰富度与八月平均水位显著负相关,鸭类丰富度与五月、六月、七月平均水位均显著负相关。雁鸭类是鄱阳湖优势水鸟类群,其主要食物(苦草)的生长受鄱阳湖夏季水位的显著影响,平均水位超过 17.5 m 时,苦草密度出现崩溃式下降,导致植食性水鸟越冬食物短缺。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和三峡工程的影响,鄱阳湖丰水期水位被抬升,丰水期平均水位超过 17.5 m 的频次越来越高,这意味着冬季越冬候鸟食物短缺的概率增大,候鸟向稻田和藕塘等人工湿地扩散有可能会成为新常态。
具体研究结果见 :Yankuo Li, Fawen Qian, Janet Silbernagel, Hannah Larson. community structure, abundance variation and population trends of waterbirds in relation to water level fluctuation in Poyang Lake, Journal of Great Lakes Research, 2019, 45(5): 976–985.
(江西 :李言阔)

“赞助支持 menjieliefu.com 快速成长”
赞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