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鸮科
草鸮科

草鸮科

草鸮科(学名:Tytonidae)是鸮形目的1科。通称“猫头鹰”。体长305-534毫米;头骨狭长,宽不及长的2/3;面盘完整,下方变狭,呈心脏形;中爪具栉缘;有草鸮属和栗鸮属2属,共16种。眼周的羽毛呈辐射状,细羽的排列形成脸盘,面形似猫,因此得名为猫头鹰。它们属于夜行性的猛禽,外貌奇特,充满杀气,尤其是那萦回于黑夜的叫声更令人恐怖。栖于山麓草地,觅食小型鼠类、鸟类、蛇、蛙和昆虫等。卵产于平地长草间。因嗜食小型鼠类和昆虫而对农业有益,但也捕食一些有益动物。

科属信息

Tytonidae

下属鸟种

0种

草鸮科

草鸮科(学名:Tytonidae)是鸮形目的1科。通称“猫头鹰”。体长305-534毫米;头骨狭长,宽不及长的2/3;面盘完整,下方变狭,呈心脏形;中爪具栉缘;有草鸮属和栗鸮属2属,共16种。眼周的羽毛呈辐射状,细羽的排列形成脸盘,面形似猫,因此得名为猫头鹰。它们属于夜行性的猛禽,外貌奇特,充满杀气,尤其是那萦回于黑夜的叫声更令人恐怖。
栖于山麓草地,觅食小型鼠类、鸟类、蛇、蛙和昆虫等。卵产于平地长草间。因嗜食小型鼠类和昆虫而对农业有益,但也捕食一些有益动物。

形态特征

鸮,又叫猫头鹰,为鸮形目夜行性猛禽。属于草鸮科的猫头鹰有16种。嘴坚成曲钩状。嘴基蜡膜为硬须掩盖。翅的外形不一,第5枚次级飞羽缺。尾短圆,尾羽12枚,有时仅10枚。脚强健有力,常全部被羽,第4趾能向后反转。爪大而锐。雏鸟为晚成性。尾脂腺裸出。无副羽,间或留存,但形甚小。雌鸟较雄鸟大,脸呈盘状,眼形大,两眼均向前,羽毛柔软。

猫头鹰的眼睛形大而向前方,上眼睑能自由活动,瞬膜板发达。角膜和水晶体具有较高的曲率,瞳孔大而圆,视网膜中的视杆细胞丰富,特别还有反光色素层,可在夜间视物,有的种类在白昼时成为白盲。耳孔大,周围有雏襞,有的在头的两侧还具有显著突起的耳簇羽,有利于收集音波。听觉十分灵敏,内耳大,脑部的听觉神精细胞丰富。此外,它们的左右耳朵不对称,在捕捉同一声音时可产生细微差别,使它们极其准确地测定猎物的立体方位。

猫头鹰的体羽通常为暗褐色,在白昼栖息时不易被发现。体羽蓬松,羽毛柔软,翅膀宽大而稍圆,初级飞羽为11枚,第五枚初级飞羽缺如,次级飞羽第一枚缺如。羽毛的表面密布着绒毛,飞羽边缘还具锯齿般的柔软的缘缨,飞行时可以减弱和空气的摩擦,减弱或消除噪声,便于向猎物发动突然袭击。

代表种为草鸮,数量最多,分布最广。脸盘呈辉棕色。眼的前上方有一黑褐色斑。上体两翅的覆羽和三级飞羽均为鲜亮的黑褐色,各羽近端处大都具一棕色或白色细点;后颈的羽缘亦为棕色,且特别显著。尾羽和两翅的飞羽均棕色,具若干黑褐色狭形横斑,羽端更杂以褐色斑驳。下体为鲜丽的淡棕色,尾下覆羽近白。胸和两胁均满布小褐点。

栖息环境

猫头鹰是全世界分布最广的鸟类之一。除了北极地区以外,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猫头鹰的踪影。是典型的森林鸟类,也有一些种类栖息于草原、沙漠、沼泽、苔原、山地、岛屿等地。一般为留鸟。多数夜间或晨昏时活动,白天隐匿于树洞、岩穴或稠密的枝叶之间,但也有少数在白昼活动。

生活习性

猫头鹰完全依靠捕捉活的动物为食。猎物的大小视猫头鹰的体型大小而定,小到昆虫,大到兔子都有。也有一些以捉鱼过日子的。食物中不能消化的部分,如骨头、毛发、羽毛,会压缩成小球反刍出来。分析小球的成分,可以断定猫头鹰的猎物类型。
食物以鼠类为主,也吃昆虫、小鸟、蜥蜴、鱼等动物。它们都有吐“食丸”的习性,其素囔具有消化能力,食物常常整吞下去,并将食物中不能消化的骨骼、羽毛、毛发、几丁质等残物渣滓集成块状,形成小团经过食道和口腔吐出,叫食丸。科学家可以根据对食丸的分析,了解它们的食性。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东南亚、新几内亚、澳洲与附近的岛屿、印度、尼泊尔、锡金、缅甸、泰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以及中国海南、广西、云南等地,且分布范围通常都局限于特定的栖地形态或岛屿上。

繁殖方式

大多营巢于树洞、岩隙或其他空洞中,也有时占据乌鸦、喜鹊的巢。猫头鹰的窝有的筑在树洞里,有的筑在岩石缝中,有的筑在地面上,还有的筑在仙人掌中。各种猫头鹰下的蛋都是白色的。雌性或两性孵化,孵化期约1个月。幼雏晚成性,全身被白色绒羽1年性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