鹀科简介
鹀科是雀形目的一个大科,种类繁多。嘴成圆锥状而较尖,粗短强厚,闭嘴时上下嘴间有缝隙,主要食种子,也食昆虫。
鹀科(学名:Emberizidae)(鹀读音wú)有73属316种。小型鸣禽。一般主食植物种子。喙大多为圆锥形,与雀科相比较为细弱,上下喙边缘不紧密切合而微向内弯,因而切合线中略有缝隙;种类众多,在栖息地、食性、行为和羽饰上有各种各样的变异,有些种类为雌雄异色。分布在古北界的典型种类,体羽大多似麻雀,外侧尾羽有较多的白色。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动,繁殖期在地面或灌丛内筑碗状巢,产卵4-6枚,一般由雌鸟孵化12-13天,雏期约等于孵化期。遍布全球。
该科以前划在雀科之内,被提升为一个独立的科。该科鸟类是小型鸣禽,喙大多为圆锥形,与雀科相比嘴较为细弱,下嘴的底缘甚向上曲,上下喙边缘不紧密切合而微向内弯,因而切合线中略有缝隙;鼻孔位于上嘴基部,通常为皮膜或羽须所隐蔽;初级飞羽9-10枚;次级飞羽的长度约等于翅长的3/4;尾羽12枚;凹形或者叉形;跗躐前缘被盾状片;两性羽色常有区别,幼鸟羽毛似雌鸟。第1年秋末已经完全换羽。在栖息地、食性、行为和羽饰上有各种各样的变异;分布于古北界的典型种类。
鹀科字解
鹀
【结构】左右
【笔画】12画
【部首】鸟(鸟)
【五笔】AWWG
wú 鸟名。形似麻雀,闭嘴时嘴的上下边缘不能紧密连接,通常在地上做巢。以植物的种子和昆虫为食。雄性羽毛的颜色较鲜艳。有赤鹀、灰头鹀、白头鹀等多个品种。
鹀科描述
鹀的英文名“bunting”源于古英语中的“buntyle”一词(无法确定词源)。最早用以指在地面觅食种籽和昆虫的几个西欧鹀科种类。后来,该英文名字被早期的英国定居者带到了世界各地,有时用来指称那些与鹀并无密切亲缘关系的鸟,如在北美,它也会用来指美洲雀科的某些种类,如靛彩鹀(“Indigo Bunting”)。然而,令人费解的是,新大陆很多真正的鹀反而被称为“sparrow”,但它们与家麻雀(“House Sparrow”)等同样以“sparrow”命名的麻雀类几乎没有任何关系。
旧大陆鹀属(Emberiza)约37种以种子为食的鸟以及其他几种外形相似的鸟的统称。大多数属于新大陆燕雀科(Fringillidae,有时另建鹀科〔Emberizidae〕)的鹀亚科(Emberizinae)。例如黍鹀(E. calandra)和芦鹀(E. schoeniclus)两种一般都在欧、亚大陆温暖地区繁殖。黑纹鹀(E. striolata)最为驯顺,分布从北非(在当地称家鹀)到印度。鵐属的多数种类可从其强壮的头部模样辨认出来。在北极附近繁殖的雪鹀(Plectrophenax nivalis)和美国大平原的鹨鹀(Calamospiza melanocorys)也是鹀亚科的种类。在美国,bunting 一词还指近缘的主红雀亚科(Cardinalinae)彩鹀属(Passerina)的种类,如小靛蓝彩鹀(P. cyanea)和丽色彩鹀(P. ciris,雄鸟色彩炫丽,红、绿、蓝相间,在美国繁殖)。
鹀科形态特征
真正的鹀起源于新大陆。全球约85%的鹀科种类见于美洲,它们在那里的栖息地范围广、类型多。如约有60个新大陆种类分布在墨西哥以北,分别栖息于北极苔原、北温带北部森林区、草原和草地、沙漠、高山草甸、咸水和淡水沼泽、阔叶林和针叶林。而旧大陆鹀的原种可能是从新大陆穿过白令海峡进入亚洲,其中Emberiza属的种类在亚洲温带地区进化(如今那里种类最丰富),然后向西扩展至欧洲和非洲。有意思的是,仅有凤头鹀和蓝鹀两个种类在亚洲热带地区繁殖;而整个鹀科在东印度群岛-大洋洲地区没有分布,只有黄道眉鹀和黄鹀被引入新西兰取得了部分成功。
鹀的一大特征是喙结实,成锥形,适于将种籽咬碎去壳。有些种类的上下喙能够斜向活动。灯草鹀类尤为擅长用它们的喙来操纵种籽,将其咬碎然后去壳。鹀通常在地面觅食;部分种类,如唧鹀类,通过与众不同的“双刨”来觅食,即身体保持不动,同时用两只脚向后刨扒。
鹀在体羽和鸣声方面表现出相当的多样性。有体羽暗淡的种类,如黍鹀,为灰褐色,多条纹;也有体羽鲜艳的种类,如黄鹀,下体为醒目的黄色,头部有黄色条纹,或如铁爪鹀,头部具黑色、栗色和白色斑纹。除了那些雄鸟有惹眼的炫耀体羽的种类外,在其他鹀中,两性着色相似。
鹀科习性
繁殖
在温带和北极地区,大部分鹀为单配制。在所研究的种类中,大多数(如芦鹀)的雄鸟很少会吸引一只以上的雌鸟。但配偶外交配现象却很常见,在各窝雏中有近70%都含有配偶外交配生成的后代。芦鹀一般营巢于湿地中,巢的密度常常很高,这使配偶往往很难看住自己的另一半。另外,有一小部分雄鸟为双配制。
欧亚大陆的黍鹀则通常实行多配制。据观察,在一个该种类的种群中,有些雄鸟一次吸引三只雌鸟,而其他一些雄鸟则连一只雌鸟都没有。这种配偶机制被认为源于各雄鸟领域的质量存在显著差别,导致雌鸟更倾向于和一只虽已有配偶但领域优质的雄鸟结偶尔不太会选择领域低质的单身雄鸟。
北美的白斑黑鹀偶尔也会出现多配现象,尤其是高密度生活在一起时,具有明显优质领域的雄鸟比领域低质的雄鸟更有可能吸引到第二个配偶。这一种类营巢于植被稀少的开阔干旱地带,因此,筑巢的地方是否有良好的遮荫性对雌鸟而言很重要,故倘若一领域内有荫蔽处,那么即使已有一只雌鸟在那里营巢,她仍有可能选择这片领域的雄鸟作配偶。此外,在白斑黑鹀中,偶尔会出现一只以上的雄鸟协助营巢。
在亚北极苔原与林木线北部边缘的交界地带繁殖的黄腹铁爪鹀则不形成配偶关系。当雌鸟准备产卵时,会与两到三只雄鸟反复进行交配(一周可达350次)。雄鸟同样会与一只以上的雌鸟发生交配。研究证实,同一窝雏的父鸟不止一只雄鸟,同时,会有两只或多只雄鸟帮助雌鸟育雏。
北美东部沿海的尖尾沙鹀其繁殖行为似乎与黄腹铁爪鹀类似。雄鸟不维护领域,只是有可能会看护某只雌鸟,驱离其他雄鸟;不建立配偶关系,而且雄鸟不帮助喂雏。
领域性
大多数鹀具领域性。在候鸟种类中,雄鸟一般先于雌鸟到达领域,抵制其他雄鸟侵入。通常,雄鸟会重新占据前一年所维护的领域;而雌鸟也常回到之前营巢的领域。大部分繁殖行为:求偶、结偶、营巢、育雏,都发生在领域内部。
而给雏鸟觅食则可能不限于领域界线。如美洲树雀鹀维护大片的领域,通常超过一公顷,它们便在领域内觅食;相比之下,褐雀鹀的领域很小,不足一千平方米,它们全部在领域外觅食──经常在集体觅食区。
黄鹀的领域往往呈线性,沿林地边缘的灌木树篱分布,长约60米,而维护的区域为两侧10~15米内。领域对黄鹀的结偶和营巢具有重要意义,但觅食主要在领域以外的中立地带。
即使在同一种类内,领域的地域大小和所覆盖的栖息地类型都有可能各不相同。如美洲树雀鹀在维护的领域内觅食。在美国的俄亥俄州,它们生活在居民区、弃耕的农田和其他有灌木的栖息地中,繁殖领域的平均大小约为一公顷;而在旧金山湾地区,它们繁殖于沿海湾的盐沼中,涨潮时会受淹,领域约为0.4公顷。在俄亥俄州,许多个体冬季不南下迁徙,它们所维护的过冬领域为繁殖领域的6~10倍。而候鸟个体的领域界线在繁殖期结束后便不复存在,成鸟和后代成群生活在一起。
在非繁殖期,大多数鹀会形成群体,主要为觅食群,通常由数个不同种类的个体组成。鹀的过冬群体一般小而松散,但在有些种类中,尤其是铁爪鹀类、鹨雀鹀和雪鹀,成群的规模从数十只到数千只均有可能。铁爪鹀类有一个特点,即会突然从它们群体过冬的短草丛栖息地中一起惊飞,然后经常在周围绕一圈后重新回到飞起来的地方。而在地面,哪怕是在植被稀疏的栖息地,也很难见到过冬的铁爪鹀类的身影。
鹀的求偶一般开始于雄鸟通过鸣啭来炫耀,通常栖于醒目的枝头。当一只雌鸟接近时,雄鸟会追逐她。在这种求偶追逐过程中,雄鸟有可能与雌鸟纠缠在一起,然后双双跌落到地面。鸣啭飞行见于生活在开阔地带的种类中。如在北极的铁爪鹀和雪鹀、北美大草原的栗领铁爪鹀和白斑黑鹀中,雄鸟常常会飞到离地面数米高处,然后慢慢地盘旋回落到地面,在这过程中翅膀缓慢扇动但始终高于身体,同时发出鸣啭。而北美大草原的纳氏沙鹀的鸣啭飞行尤为壮观。雄鸟边发出“tic”的声音边飞到20米的高处,然后开始鸣啭,随之向前、向下滑翔,接下来再次鸣啭,最后飞落到植被中──离他起飞的地方可能有一百米远。
许多鹀的鸣啭在所有鸟类的鸣啭中都堪称优美动听。如巴氏猛雀鹀的鸣啭包含一悠长而甜美的声音,随之是一声清脆的颤鸣,可传至很远。其他种类的鸣啭则略逊一筹,如黍鹀的鸣啭仿佛钥匙串叮当作响的声音,而黄胸草鹀发出音尖而细、如昆虫鸣声般的“chip chip scheeeeeeee, tzick tzick”声。亨氏草鹀的鸣啭是最无特色的鸣啭之一,为一种短促如昆虫叫的“tsi-lick”的声音。
鹀的巢通常位于地面或低矮的灌丛中,往往为整洁、紧凑的杯形巢,由干燥的植被(一般为草)筑成,里面衬以毛发、苔藓、柔软的植物纤维、羊毛、羽毛。通常由雌鸟单独筑巢、孵卵和育雏,而雄鸟在喂雏方面会投入相当的精力──无论是雏鸟留巢期间抑或是会飞离巢阶段。
稀树草鹀在它的部分分布区内有很少的繁殖期,于是会育一窝以上的雏。当雌鸟孵第二窝卵时,雄鸟便照顾第一窝会飞的后代。而当卵孵化后,雄鸟还会帮助雌鸟喂第二窝雏。偶尔,雄鸟会同时与两只雌鸟结偶。鹀的窝孵数往往在高纬度地区最多,不论是就不同种类而言还是就种类内部而言都是如此。
鹀科环境影响
有数种鹀的数量正在减少中,普遍是农业发展和城市化所导致的栖息地缩减的结果。如黍鹀在欧洲的许多地方都出现了数量下降的现象,原因很可能是土地的使用发生了变更。北美草原上的许多鹀因栖息地缩减同样数量在下降。萨帕塔鹀仅限于古巴,在那里这一种类有三个局部种群;由于分布范围小,三个种群都很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这种鹀为濒危种。
很多南美的鹀分布都非常有限,其中一部分种类已知仅生活在少数几个点。由于分布范围小,再加上栖息地受破坏,它们中大部分种类都面临危险,少数种类甚至有可能已经灭绝。如苍头薮雀长期栖息于厄瓜多尔南部的安第斯山脉干旱峡谷中的绿洲,分布范围始终都极为有限;如今该地区大部分水源丰富的地方都已被用以耕作,致使那里的天然植被几乎不复存在。一直没有这一种类的记录,很可能已灭绝。
塞布尔角海滨沙鹀虽然一般被视作是海滨沙鹀的一个亚种,但在许多方面都其独特之处,可能更适合单独列为一个种。它限于佛罗里达州南部为数很少的几个淡水沼泽中(海滨沙鹀的其他种群只在沿海的盐沼中繁殖),很容易被飓风、野火等自然灾害逼入绝境。海滨沙鹀另一个显著的种群暗海滨沙鹀很大程度上便是因火灾和栖息地毁坏而灭绝的。
在历史上,人们曾为发展农业而在北美东部开辟改造了大量的硬木林,这为巴氏猛雀鹀、鹨雀鹀和栗肩雀鹀等许多之前在那里没有分布或很少见的许多种类创造了适宜的栖息地。但后来,东部这些人工草地中有很大一部分因城市化而被侵吞,或者重新变成了次生林,于是这些种类的分布范围也随着收缩。时至今日,鹨雀鹀在东部已难觅其踪;巴氏猛雀鹀退缩至东南部,主要见于开阔的成熟松树林中的草地上;而栗肩雀鹀在东部大部分地方的数量都大幅减少。栖息于茂密草地中的亨氏草鹀在东部的数量也在下降,并已从许多地方消失;不过在中西部地区数量似乎呈增长之势,原因是那里的高草草原正在得到保护。而另一方面,在人类活动密集区域以北的高纬度地区繁殖的鹀,则普遍保持着相当的数量。
鹀科档案
鹀
目:雀形目
科:鹀科
72属291种。
分布:接近全球性,东南亚南端和大洋洲无分布(引入新西兰);几乎遍及新大陆所有地区。
栖息地:开阔林地、草地、北极苔原、高山草甸、沙漠地带;在欧亚大陆,主要栖息于开阔地带、灌木树篱、稀树草原以及各种“边缘”地带。
体型:体长10~24厘米;体重7~52克。
体羽:从暗褐色和灰色至黑色、白色、橙色、蓝绿色、黄色或红色;部分种类有醒目的体羽模式,尤其在头部。
鸣声:警告鸣声一般响亮,焦虑鸣声经常为“腹语”;鸣啭从短而简单到长而动听均有,含有口哨声、啁啾声和颤鸣。
巢:编织杯形巢,筑于地面或低矮灌丛中,具很强的隐蔽性。
卵:窝卵数一般为2~7枚;底色为白色、浅褐色或淡蓝色,常有褐色、红色或黑色斑纹。孵化期为10~14天,雏鸟留巢期10~15天。
饮食:以谷物、无脊椎动物、果实和芽为主;成鸟也食种籽和浆果;雏鸟几乎仅被喂以节肢动物。
保护状况:纳氏食籽雀(Sporophila zelichi)、黑腹食籽雀(S. melanops)和图马食籽雀(S. insulata)为极危种;沃氏雀鹀(Spizella wortheni)和萨帕塔鹀为濒危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