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颈苇鹀
红颈苇鹀
Emberiza yessoensis

红颈苇鹀

红颈苇鹀(学名:Emberiza yessoensis):属小型鸣禽,共有2个亚种。

鸟种信息

英文名称 Japanese Reed Bunting
拉丁名称 Emberiza yessoensis
评估等级 近危
保护等级 未评估

科属信息

拉丁名称
下属鸟种 44

红颈苇鹀

红颈苇鹀(学名:Emberiza yessoensis):属小型鸣禽,共有2个亚种。体重12-21克,体长126-150毫米。雄鸟整个头、颏、喉黑色,后颈、腰和尾上覆羽栗色或棕红色。背、肩黑色而具长的栗色纵纹,小翅覆羽褐灰色,中覆羽、大覆羽黑褐色具宽的锈色羽缘。两翅飞羽和尾羽黑褐色,最外侧两对尾羽具楔状白斑。下体白色,两胁有棕色纵纹。雌鸟和雄鸟相似,但黑色的头变为褐黑色,下体污白色,胸和两胁微沾褐色。虹膜褐色;嘴黑褐色,雌鸟的上嘴角褐,下嘴肉黄色;脚赤褐色。
栖于芦苇地及有矮丛的沼泽地以及高地的湿润草甸。尤喜溪流、河谷、湖泊、海岸附近的灌丛、草地和芦苇沼泽,越冬在沿海沼泽地带。主要以禾本科植物种子、少量米粒、一些豆科植物种子和大量的鳞翅目昆虫幼虫、鞘翅目昆虫及淡水螺为食。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动,繁殖期在地面或灌丛内筑碗状巢。主要分布于日本、韩国、老挝、蒙古、俄罗斯和中国。
(概述图参考来源: )

形态特征

红颈苇鹀雄性成鸟(夏羽):整个头部、颏和喉均黑色,具不大明显的棕白色眉纹;后颈和上背栗红色;背和肩羽栗褐色而具黑色和锈色斑纹;腰和尾上覆羽栗红色;小覆羽灰褐具栗色羽缘,中和大覆羽黑褐而具宽阔的栗色羽缘及大型黑色羽干斑;小翼羽和初级覆羽暗褐色;飞羽角褐色,初级飞羽具较窄的棕栗色羽缘,其余飞羽具宽的栗红色羽缘,内侧次级飞羽还具大型黑色羽干斑;中央一对尾羽栗红具褐色轴斑,其余尾羽黑褐具栗色窄缘,最外一对尾羽的楔状白斑,由内翈先端斜贯外翈基部;次对尾羽白斑较狭长,从内翈先端靠近羽轴并延至尾的1/3-1/2处;喉与颈侧间杂以白色;下体余部棕白色,胸部沾栗色,两胁有锈褐色纵斑;尾下覆羽,翼下覆羽和腋羽均白色。
雌性成鸟(夏羽):色似雄鸟,但头部黑褐而具锈栗色斑纹;眉纹宽,黄白色;颏和喉黄白色,颧纹黑色。
雄性成鸟(冬羽):头和上体的栗色羽缘特别发达,部分遮盖头和背面的黑色,使上体呈浅栗色;颏和喉的黑色部分具棕灰色羽缘。
虹膜褐色;嘴黑褐色,雌鸟的上嘴角褐,下嘴肉黄色;脚赤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13-21克,♀12-20克;体长♂128-150毫米,♀126-140毫米;嘴峰♂9-11毫米,♀18-21毫米;翅♂61-72毫米,♀57-77毫米;尾♂59-71毫米,♀53-71毫米;跗蹠♂17-20毫米,♀17-20毫米。(注:♂雄性;♀雌性)(东北亚种)

栖息环境

栖于芦苇地及有矮丛的沼泽地以及高地的湿润草甸。尤喜溪流、河谷、湖泊、海岸附近的灌丛、草地和芦苇沼泽,越冬在沿海沼泽地带。东北亚种栖息于中国松嫩平原的松花江和嫩江沿岸地带,多生活在长着各种柳丛、小灌丛和水草的沼泽地和附近生长着各种各样草丛的地方,也见活动于洮儿河北岸长有水蒿、小叶蒿和苔草的月亮泡草甸中。

生活习性

常成对或单独活动,迁徙期间和冬季亦见成6-7只或10余只小群,活动在草丛与灌木丛中,性极机警,遇人立即飞出或隐藏于灌丛中,一般不做长距离飞翔,即使受到干扰亦不远飞,飞行20-30米又落入草丛或灌丛。繁殖期间雄鸟站在柳条或蒿草尖上鸣叫,以早晨鸣唱最烈。鸣声尖锐,单调而重复,在百米之内均能听到。
主要以禾本科植物草子和谷粒为食,包括一些豆科植物的种子,繁殖期间也吃大量的鳞翅目昆虫幼虫、鞘翅目昆虫及淡水螺等。

分布范围

原产地:中国、日本、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蒙古和俄罗斯联邦(东亚区)。
游荡:中国香港。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4月末始见大量的红颈苇鹀从山海关等地的方向迁来。飞行力弱,多作短距离飞行,飞行不远就停息在较高的枯萎蒿杆上鸣叫。5月上中旬多成对活动,常见雄雌鸟互相追逐,并常见雄鸟在固定巢区鸣叫。5月中旬开始筑巢,巢建于塔头草甸的水蒿和苔草基部。巢底部呈半卧地式。巢较隐蔽,如果不遇雌鸟从巢中飞出,很难发现。巢呈碗状,由小叶草干茎或蒿干及马尾构成。巢的大小为外径8-10厘米×8-9厘米,内径5-6厘米×6-6.3厘米,高6.5-7厘米,深3.5-4厘米。5月下旬开始产卵,1年繁殖1窝。每窝产卵5-6枚,卵椭圆形,呈污白色、灰白色或石板青色,上具黄褐色或紫褐色点斑和细纹。卵的大小为17-17.21毫米×13-14毫米,卵重1.45-1.8克。雌鸟孵卵时,雄鸟在其附近鸣叫。孵卵期约为15天左右。留巢期为16天左右。

亚种分化

红颈苇鹀(2亚种)

中文名称
学 名
命名者与年代
1
红颈苇鹀东北亚种
Emberiza yessoensis continentalis
Witherby, 1913
2
红颈苇鹀指名亚种
Emberiza yessoensis yessoensis
Swinhoe, 1874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近危(NT)。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现状

红颈苇鹀沿着河流和湖泊的沼泽地和芦苇边缘繁殖,在湿地草地和干燥草原的高地也是如此。因为在1998年至2010年期间,日本青森县新开发区的人口增加了94%,栖息地被破坏而导致芦苇分布的面积高度下降,草高增加(2013),育种发生困难。据报道,在19世纪红颈苇鹀的数量还相当丰富。虽然其明显下降的原因尚不清楚,但由于其繁殖范围内湿地栖息地的丧失和退化,以及亚洲越冬地区沿海沼泽的破坏,其数量可能仍在下降。